近日
楚雄州召开
2025年公务员和公务员集体
记二等功奖励大会

楚雄州检察院
1名检察人员
记二等功公务员
一起去看看


杜发瑞,现任楚雄州检察院第七检察部副主任。从检14年,从公诉席到公益保护前线,杜发瑞用忠诚诠释检察使命,以专业守护公平正义,让司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。
忠诚公正 捍卫公平正义
在公诉岗位上,杜发瑞凭借过硬的业务能力办理了400 余件重大刑事案件,精准指控犯罪,捍卫司法尊严。在办理一起重特大刑事案件时,面对44名犯罪嫌疑人、84册卷宗、2288张录音录像光盘及130余件物证,他多次奔赴案件所在地介入侦查,精准提出83条侦查意见引导取证,在长达5个月的办案过程中,他加班加点阅卷、提审讯问、制作文书及出庭预案。庭审持续5天,他凭借严密的证据体系和出色的法庭答辩,被告人当庭认罪悔罪,圆满结案。

司法为民 传递检察温度
杜发瑞秉持“如我在诉”的理念,力求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。在办理一起妻子故意杀夫案件时,他深入探究案件背后的原因,了解到丈夫经常对妻子及妻子的父母实施家暴,妻子以多种方式摆脱家暴均无果,案发当日,丈夫醉酒后再次施暴,妻子在激愤、恐惧之下将其杀害并投案自首。面对这一法理与情理冲突的案件,杜发瑞申请家暴专家证人出庭,证明妻子行为具有防卫因素,且丈夫在案件起因上存在明显过错。经释法说理,死者家属出具谅解书。检察机关综合全案,认定妻子犯罪行为属 “情节较轻” 情形。案件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,该案获央视《新闻调查》栏目《家暴阴影下的罪与罚》专题报道,引发社会对家暴问题的深刻反思。
牢记使命 守护公益事业
杜发瑞勇担公益保护使命,围绕州委中心工作,服务生态文明建设。他持续推动 “楚雄名片” 公益司法保护行动。近三年来,全州来共立办公益诉讼案件 2219 件,共督促恢复治理林地、基本农田 1400 余亩,矿山治理 4500 余亩,清除垃圾 5000 余吨,追回土地出让金 1872.77 万元,恢复水源地 55 处,督促整改网络外卖平台及商户 800 余户。

杜发瑞积极联动多部门开展工作,与州林草局联动,将全州 4053 株名木古树录入电子信息系统,并争取到 110 万元保护资金;与州教体局、州财政局协作,推动处置闲置校舍 1075 所,使 1.4 亿元国有资产得到有效利用,其中永仁县莲池乡闲置校舍改造“幸福里”社区案例获评全国检察公益诉讼典型案例,推动全省开展闲置校舍整治专项监督;与州税务局、州生态环境局联动,研发环保税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,收回环保税 399 万余元,该案例被评为全国检察公益诉讼优秀案例。此外,他办理、指导的守护碧水蓝天、舌尖安全、耕地保护、绿美建设等领域12件公益诉讼案件入选全国、全省典型案例,全州公益诉讼成效连续多年居全省前列。

开拓创新 助推社会治理
在数字检察改革浪潮中,楚雄州检察院积极融通42个外部数据平台,杜发瑞负责管理12家州级行政机关的数据平台。通过数据分析,发现公益诉讼案件线索431件,发出检察建议134 件,口头提醒或磋商反馈277件,推动社会治理从“事后应对”向“事前预防”转变。

他积极学习科技知识,取得无人机飞行驾驶证,并研发出环保税征缴法律监督模型,荣获全省检察机关模型竞赛二等奖。他运用无人机航拍、卫星遥感等科技手段,主动发现线索、调查取证,督促行政机关依法履职,为楚雄州检察院获评首批“数字检察工作联系点”“科技赋能公益诉讼示范院”作出突出贡献。通过大数据运用和科技赋能,构建起了“检察监督+行政履职+公众参与”的公益保护和社会治理新格局。

杜发瑞曾先后被云南省人民检察院评为“云南省公诉业务标兵”、首批全省检察机关职务犯罪检察工作人才库成员、全省检察机关贪污贿赂检察专业化办案团队核心成员、云南省人民检察院案件质量评查人才库成员、被共青团楚雄州委评为“楚雄州优秀共青团干部”、被楚雄州人民检察院记个人三等功两次、其家庭被楚雄州妇女联合会、楚雄州文明办评为“楚雄州最美家庭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