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>>楚检要闻>>州院
州院
驻村手札丨村民的“家事”成了我们的“心头事”
时间:2025-09-23  作者:  新闻来源: 【字号: | |

八月,稻浪翻金,晨露未晞,驻村队员们踩着湿润的田埂,跟随乡党委书记,又一次穿过廖大爷家那道斑驳的铁门,这次屋里突然出现了个默不作声的年轻人。

侧屋角落的“隐形人”

在与廖大爷的交谈中,我们逐渐拼凑出了这个年轻人的故事。这个20岁的年轻人叫小廖,此前一直和父亲常年在外地生活,最近回到村里与爷爷奶奶共同生活。然而,这个本该是壮劳力的年轻人整天把自己关在偏房,蜷在破旧的沙发上摆弄一部没有信号的手机,不与人交流。

“孩子上学的时候也认真的,可每次考试只能考个位数......”

廖大爷无意间的一句话引起了我的警觉,我怀着忐忑的心情走进偏房,小廖却对我的到来毫无反应,看着他木讷的神情和呆滞的动作,我心里萌生出这孩子可能活在了另一个世界里的猜测。作为监测对象户,突然增加一个成年劳动力本应该是好事,但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,这反而增加了家庭的负担。

一张鉴定表撬动的改变

“要不要带娃去县医院做个鉴定?

“这孩子就是沉默寡言,其他没啥问题?是不是要花很多钱?我们也不懂这些流程......”

当我们提出这个建议时,廖大爷很担忧,我们也耐心地解释道:

“大爷,小廖这个情况最好还是去医院做个检查,费用也就几十块,有了鉴定结果,大家心里都踏实,后续的帮扶也能更有针对性。至于具体怎么操作,您不用担心,我们驻村队会帮忙联系医院。明早没啥事的话,咱陪着您和小廖一起去医院鉴定。”

鉴定那天,小廖死死攥着爷爷的衣角,经过一小时的评估,“智力二级残疾”的结果很沉重,但我们也在帮扶工作中找到了新的突破口。

政策春风拂过老屋

回到村里后,驻村队员紧急召开了研判分析会,认真分析小廖家的情况,因户施策,逐项核对帮扶措施,将小廖新增为该户监测人口,并第一时间协助申请办理低保和残疾人两项补贴。

如今走在村道上,常能看见廖大爷带着小廖在地里忙活的身影。前些天去回访,廖大爷开心地告诉我们,小廖现在会帮奶奶煮饭了,“多亏了你们,这孩子总算有了着落。”

那一刻我忽然明白,我们所带来的,不只是政策的衔接、材料的递交,更是一种陪伴的温度。是把“应帮尽帮”,变成田埂上的脚印、灶边的对话,是让那些沉默的影子,终能在温暖中渐渐挺直脊梁。


地址: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茶花大道楚雄州人民检察院
邮 编:675000
电 话:0878-3379799
本网网页设计、图标、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、摘编或建立镜像,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。